JFK繪本屋的初心
2014年的6月11日《自由時報》的副刊曾經刊出一則JFK繪本屋的報導,包括Febie老師的推薦繪本。我今天回頭看看過去還在大稻埕時的繪本屋,找到了那篇報導,到現在還是很謝謝那時新聞朋友在關注文化生活時還會留意到像JFK繪本屋這樣的小角落。
讓我摘錄一下內文:
Febie老師說:親子共讀的時間不用多,10~30分鐘都可以,甚至也能一整天都圍繞繪本做各樣活動;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起一套儀式流程,讓孩子能夠內化並且清楚明白何時要開始共讀的時光。 我這樣挑繪本:「好玩、幽默、風趣,能引起小孩共鳴而想一讀再讀的書。」因為我本身的個性就是比較開朗搞笑,所以我很注重一本繪本是不是能帶給孩子正面愉快的情緒,即使是在生活的瑣事中,也能找到許多歡笑的成分!
決定離開中研院前往實踐大學實現我一些人生未竟的願望前,我將自己親手接生撫育的繪本屋搬回老家,讓Febie與Kaya可以更放心地在書店的日常中親近家人多些彼此照護,書店的規模配合老屋被迫縮小些,但也希望可以更專注地放在繪本故事時間更溫馨親近的互動。
Febie跟可愛的員工們真心想好好開家,或許被許多人遺忘了的,「真正書店」,給愛書的大人與小孩們一個跟書邂逅的私密空間,讓他們進來會想要談談繪本、想要翻閱繪本、聽一場讓繪本在孩子的笑容中活了起來的故事時間,或許買一本書唸給孩子聽,或者單純只是享受坐在繪本間休息片刻。
在台灣砍殺紅了眼的市場,經營一家純粹靠賣書活下的獨立書店並不容易,但認真想其實也不難,畢竟這只是一家蝦米大的小書店,不是一條大鯨魚。
鼓勵賣力工作,很有心想為台灣保留點文化價值的好老師與店員們,方法很簡單,只要你/妳想到繪本時,給她們一個服務的機會,或許比起網路殺價有時要多付幾個銅板,但好書會因此健康地流傳,好工作會因此被保留,孩子們也有個可以徜徉涵養人文氣息的珍貴書店空間。
去年我的第一本書《尋常的社會設計》出版,當初的個人願望開始要一一實現,意外又因為COVID-19的衝擊,反而給了我難得的機會回來,看了看JFK繪本屋別來無恙,發覺我們somehow確實迷失了方向。但仔細想想,問題也不嚴重,我們需要做的事其實也很簡單,只是回到讓我們自己真心歡喜這份工作,沒有後悔開創這家小書店,跟孩子說好繪本故事,給繪本一個機會為孩子開世界的窗,這樣單純無比的初心,如此而已!
【想來JFK繪本屋聽Febie老師說精彩的繪本故事?按這裡「繪本屋故事時間」 或者到--> https://www.jfkbookstore.com/Programs】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