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初日
歡迎光臨絵本屋

2022年,JFK繪本屋開門說故事,Febie老師看到黑板就一陣驚喜。
她說:怎麼不先跟我說或拍照傳給我? 我接道:有呀,我有說。前幾天您把櫥窗和門口展示架全部都擺上新的日文繪本後,我就說乾脆黑板也寫日文好了,有整體感。
再仔細看看上面這張照片,從玻璃倒影隱約能瞧見我們的圓形招牌寫著「絵本屋」,只不過被鏡向翻轉了。
「絵」在這裡是日文漢字(不是簡體字喲),「絵本屋(えほんや)」用中文來說,就是「圖畫書店」的意思,這個招牌完全揭示我們的日常。JFK 故事時間中,雖然 Febie 老師講的是英語,但挑選繪本時卻從不侷限於英文、中文、日文或其他,很多孩子對不同的文字特別敏銳,還會特別指定想要聽不同語言的繪本 / 故事,活動中也很常聽到 Febie 老師帶孩子們唱著裡頭包含各種語言的歌曲。以後臺文繪本盛行,相信漸漸地也會出現在JFK故事時間裡吧。
今天活動結束後,我在店裡和Febie老師對話,旁邊的媽媽突然拋了一句:「老師們平常在店裡都講英語呢。」我愣了下才發現,原來剛剛用英語了嗎?這個空間裡最舒適的一環正在於語言使用的隨意,平常我們會講國語、英語、臺語、日語、粵語等,甚至Febie老師偶爾還會烙法語,更別提前陣子瘋韓劇時,還試圖練韓語......在JFK,任何語言(暫時扣除髒話)都受歡迎,也不存在坊間美語補習班常聽到的 "No Chinese" 這類戒訓。
前幾年晶晶體討論新聞一度甚囂塵上,當時我特別留心了下平常 Febie 老師怎麼說話?發現老師作為一位中文跟英文都運用自如的平衡雙語者 (balanced bilingual),中英夾雜的講話方式(語碼轉換 code-switching)還真的頻繁出現,大概讓老師24小時完全不能中英夾雜,需要花費的心力遠比全部只能用單一種語言還大,也更刻意又不自然。
也正是這樣的JFK繪本屋,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故事時間。
想起2021年最後一場 Moshi Moshi 線上故事,一位女孩在家族旅遊的途中,從飯店裡上網聽Febie老師說故事。媽媽事前已聯繫我們說孩子要趕場下一個活動,無法久留。沒想到第一本故事結束後,老師跟女孩說再見、祝她玩得愉快,女孩卻非常堅持要聽完下一本故事才肯走,導致後面的行程延遲,讓媽媽不由地笑嘆Febie老師的魅力比巧虎樂園還大呀!
而今早11點,做為2022年首場故事活動,一位三歲兩個月大,之前偶爾會嚷嚷「我不要聽故事」的男孩,今天破天荒地在故事時間開始五分鐘後就主動開口道:「要說故事了嗎?」Febie老師當然立刻增強他,連忙拿起繪本講。第一個故事結束後,緊接著進行遊戲,沒想到遊戲結束孩子又問:「要說故事了嗎?」於是一本又一本,Febie老師共講了三本繪本。
在這裡語言是生活,繪本則是核心。
擺滿日文繪本卻說著英語的JFK繪本屋,新的一年也請大家繼續多多指教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