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闆A書店隨筆

(以下全文摘自Jerry Cheng臉書:https://goo.gl/6dvuU4)
週日清晨出門碰到對面鄰居歐吉桑,說他很好奇,一直想問我:「為何會想開這樣的一個講故事的書店?很活潑有活力很有趣的店,這樣很好,這樣很好,連我們這條街都熱鬧起來了!」
從大稻埕搬回老家,坪數縮小後雖然我盡力用室內設計最大限度保留基本的機能,但畢竟有樓地板面積與格局的限制,心裡面一直在想著如何找機會再放大到該有的尺度,但幾年內我需要專注於自己的成長,大約只能做些改善,然後等待機會。
但我很高興搬到這裡,因為這書店現在是落在我出生長大的老家,曾經是祖父的店、父親的店,現在輪到我的店,三個店都不一樣,一開始也都不是在現址,但最後都回到這個祖父親手設計監工完成的老房子,對我特別有感情,四周的鄰里街坊社區風味都是我自小熟悉的。
上學期學校的課,我本來是想要拿JFK繪本屋當基地,看學生可以怎樣槓桿影響社區,因為我自己確實可以來執行讓它落實永續在社區裡。但後來考慮到會被有心人(應該說「無心有嘴人」吧?)說了閒話,有理講不清,就放棄了。聽到鄰居跑來跟我說這樣的感想,當然很是開心,希望天上的祖父祖母有聽到,哈。
其實,創業本身就是一種永續的作為,透過「公司」你不用倚靠國家,不用倚靠通常只會搞得自己「嚴重的精神分裂,輕微的身心分離」的不管向哪個政府部門計畫申請。如果能夠在市場中生存,那是社會成本最小的「合意過程」。講到底,創業的出發點需要確定的就只有一件事:價值。有沒有自己相信可以實現、可以讓人有感、可以跟社會分享的價值?所以你猜我怎麼回答鄰居的?
「啊,就不做可惜啊!」我這有夠白癡的回答,鄰居當然覺得有理:「喔喔,真的,本來沒有這個書店金無聊,沒有的話太可惜了」。
像我跟鄰居這樣一段凡夫俗子市井小民,平常到接近廢話的對話裡,還是有些踏實的人生道理的(要包裝起來就變成「創業學」哈哈哈)。
原文網址:https://goo.gl/6dvuU4